光荣在于平淡 艰巨在于漫长
——记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公共区管理部电力保障室副经理马继锋
来源:集团企业文化系列丛书之《肃然敬业——奋斗的青春最美丽》   发布时间:2020-02-17 01:28:16   编辑:王琳
【字体:

160,49,28。

160余公里,是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场内外供电线路的总长度,49岁是他的年龄,28年是他在电力维护一线坚守过的岁月。

他叫马继锋,是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公共区管理部电力保障室的副经理。在他看来,这是一项责任重大、意义深远的工作,既艰巨又光荣。每天,都有上百架次航班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起降穿梭,璀璨灯光背后,马继锋带领着电力保障室的24名电工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们守护平安机场的承诺。

从“混日子”到“业务尖子”

马继锋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,父母都是民航一线职工。从小跟着父母生活在中川机场职工大院的他,喜欢打破规则,常跟一帮男孩子四处调皮捣蛋,是一个典型的调皮大王。

1991年,21岁的马继锋进入民航,成为中川机场的一名维修电工。工作之初的那几年,因为不懂业务,在工作中找不到前进方向和自身价值,马继锋的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迷茫,经常和一群朋友喝酒,打牌虚度光阴,用他自己的话说:“当时自己就是在混日子。”

2005年,时值甘肃民航内部改革,要将多余的电工分流到一线各个岗位。为了不被分流,马继锋和同事主动申请去刚刚恢复通航的庆阳机场帮忙。尽管当时庆阳机场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艰苦,但这第一次让马继锋感觉到自己还有价值。

2011年,金昌机场通航,马继锋被派往金昌机场援建。回忆起这段经历,他深有感触地说:“当时我是以工程师的身份过去的,大家都称呼我‘马工’。就是这一声声‘马工’,深深地刺激了我的自尊心。因为我心里很清楚,自己只懂一些皮毛,距离‘马工’这个称呼,还差得很远呢!”

也就是从那时起,马继锋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:“不能再混日子了,要好好干出个样来,成为真正的工程师。”

此后的马继锋仿佛变了一个人,全身心投入到了电力维护的学习和工作当中。他购买了很多电力方面的书籍,从电路、电流、电压等基础知识开始学起,遇到不懂的问题,就上百度查询,并给自己定下目标:每天必须至少学会一个问题。弄不懂,就不吃饭,直到学懂为止。为了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果,同时也为了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,他把每一次维修都当成一次专业学习的机会,一有故障维修任务,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,回来再将所学传授给其他同事。渐渐地,日子变得充实忙碌起来,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,他成为了一名业务尖子。

2013年,马继锋被提升为主管,岗位转变,思想也得转变。他意识到身为团队的“领头羊”,只抓业务学习是不够的,自己必须要有一定的政治素养,才能管理队伍,树立威信。于是,他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,无论工作还是休息都没有放松。面对队伍中的年轻一代,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,“不能让他们走我走过的弯路。”为此,他经常以“过来人”的角色和他们聊工作、谈理想,通过自己的经历,启发年轻职工的工作热情。“把单位当成家,不分份内份外、不分上班下班,”成为他工作的真实写照。

从“亮剑”到“志若磐石”

“发生电力故障的原因有很多方面,常见的原因有短路故障、断线故障、接地故障……”听着马继峰滔滔不绝的讲述,很难想象,当时没有任何电工基础的他,是凭着怎样的一股精神,完全靠着自学,考取了电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、电工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初级助理工程师资格。

“学电工难吗?”这是马继锋当时在百度搜索的第一个问题。

10年前,这个问题对于对电一窍不通的他来说,简直比登天还难。于是,他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:“亮剑”。何谓“亮剑”?马继锋说,就是当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时,要勇敢面对。失败不可怕,可怕的是连面对失败的勇气都没有。

10年后的今天,当马继锋可以很自豪地说,学电工一点儿都不难的时候,他又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:“志若磐石”。因为他明白,任何事情,贵在坚持,也难在坚持。

环视整个兰州中川国际机场,从塔台导航到助航灯光,从航站楼到飞行区,从办公设施到附近居民生活,每一处都离不开电力供应。而马继锋所在的电力保障室的工作职责就是负责巡视、维护、管理机场地区的供电设备,保证它们持续、安全运行,为中川机场航站区、飞行区、工作区和生活区提供稳定的供电保障。也正因此,马继锋和他的同事都是24小时轮班坚守岗位,以便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。

2017年10月26日,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覆盖了兰州中川机场。晚上10点,电力保障室收到信息:111号线路跳闸,急需抢修!

接到信息后,正值轮休的马继锋二话没说,立即拿上工具,带领其他电工赶赴现场。他知道,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电力线路,一旦出现问题,飞行导航台就会出现故障。

到达现场后,情况比想象的要糟糕。时值深秋,树叶还未落光,叶子上积着厚厚的雪,因为承受不住重力,很多树枝都被压弯了,东倒西歪地靠在供电线路上。见此情况,马继锋立即安排大家展开行动,登杆作业,清理树枝……深夜的机场寂静无声,只有纷纷扬扬的雪花无声飘落。漆黑的夜晚给抢修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,寒风刺骨,上千棵树分布在111号线路沿线,只有一一仔细排查,才能发现故障所在。

一棵、两棵、三棵……在风雪中足足步行了十多公里后,马继锋终于找到了故障点。这是最大也是最难清理的一棵,他迅速行动,一手拿锯,一手抓着树干,一段一段地锯起来……终于在第二天清晨7点,故障被排除了,供电恢复了。连续奋战了一夜的马继锋和其他电工顾不上休息,又投入到了新的任务中……

而这,只是他工作的其中一个缩影。

身为一名电力维护人员,为了保障用电安全,或攀上几十米的高空,或趴在40多摄氏度的地面,翻山越岭、顶风冒雨、顾不上吃饭等等这些都是常事。越是天气恶劣,越是地形复杂,线路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就越大。很多个这样的夜晚,马继锋都以坚定的信念、高度的责任感和过硬的业务技能,毫无怨言地坚守在电力维护一线。

从“为事业奋斗”到“为人民服务”

光荣和艰巨,决不像张张嘴巴那样,轻飘飘地一带而过。它需要在平淡工作中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,需要在漫长积累中对于事业的绝对专注。

什么是新时代工人应有的工匠精神?马继锋有着自己的理解:“就是要干一行、学一行、爱一行,钻一行、精一行。”

一次,马继锋正带人维修场区高杆灯,突然接到龙泉水站值班员打电话报修,兰州机场供水的水泵电动机有异响。他担心候机楼水泵电动机发生故障,会给旅客用水带来不便,一边通知值班人员启用备用水泵电动机,一边立即组织专业维修人员赶往30公里外的龙泉水站。经过检查,原来是电动机投运年限已久,导致电动机转子轴承端磨损严重。维修人员告诉他,这台电动转子已经无法维修,需要购买新的电动机转子。不服输的马继锋,在查阅了电动机维修的相关资料,又请教了其他电动机维修人员后,最终经过6个多小时的亲自实验,花费了200多元,将电动机转子维修正常,仅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约七万多元。

在马继锋看来,“为人民服务”不仅体现在实际工作中,还体现在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。

2018年5月,马继锋在一次电力设施巡检中发现机场公园人行道路破旧不堪,给职工出行带来不便。他决心组织电力保障室的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开始修路。

起初,对于修路这件事,很多人都并不是十分理解:我不是电工吗,做好电工该做的事就好了,为什么还要修路?尽管心里不情愿,但看着马继锋认真做事的样子,大家还是加入到了修路的队伍中。于是,在那几天的机场公园中,你总能看到一群特殊的“铺路队伍”:在施工队拆除的废墟中寻方砖、和水泥,再一块一块地将砖铺好、对齐……渐渐地,在修路的过程中,大家感受到了集体劳动的乐趣,干起活来也不觉得累了。

在经历了三天四夜的辛苦劳动后,看着眼前这条自己亲手铺就的整齐平稳的人行道路,每一个人的心中,都充满着成就感。显然,修路比闲着更有意义。

参与修路的电工彭大海对此深有感触:“当时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人说,看,这条路就是电力保障室的人铺出来的。每次听到这,我们心中就别提有多高兴了。”

的确,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,可以实现自身价值,也能让自己收获快乐。近几年,在马继峰的带领下,电力保障室在群众中的口碑越来越好。机场周边的边检、公安、武警等单位遇到电力难题,总会在第一时间想起电力保障室,想到马继锋。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宗旨,也树立了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良好的社会形象。

在马继锋心中,始终都铭记着两段话:

一段是来自保尔柯察金:“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,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。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,当回首往事的时候,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,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……”另一段出自《雷锋日记》:“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可是,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,我要把有限的生命,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。”

在马继锋看来,如今的人都太浮躁,很难静下心来,踏踏实实地做些事情。在他的生活中,即使没有应酬、没有任何交际,他也依然过得很充实。“好多的书籍等待我去阅读,好多的问题值得我去思考,好多的工作需要我去完成,生活中太多的事情等待我去做,怎么会焦虑和孤独呢?对我来说,精神要比物质更重要,更能让人找到存在的价值。”

严谨、认真、投入地工作,为了只有一次的生命好好地活,这是生活的意义,也是马继峰的人生态度。

(作者/王琳)